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小故事网,睡前故事,睡前小故事大全
分类:小故事 / 睡前小故事 / 寓言故事 / 民间故事 / 儿童睡前故事 / 哲理故事 / 儿童故事 / 故事大全 / 幽默故事 / 成语故事 / 历史故事 / 益智故事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小故事

小故事


故事精选:唱戏的小故事,儿童睡前故事5则的小故事


2023-09-18 01:33:57 小故事


故事精选:唱戏的小故事,儿童睡前故事_小故事

5则故事精选:唱戏的小故事,儿童睡前故事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则关于唱戏小故事,供各位参考,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、作文、组词、词语、故事、好词好句。点击查看更多小故事


唱戏的小故事:(1):

唱戏的鬼


小敏和小刚是一对兄妹,他们的家境贫寒,父母早逝,日子过得非常的艰难。尽管如此,兄妹两个还是相依为命,一直以来,本上都是哥哥照顾妹妹,两人相处得非常的融洽,粗茶淡饭已经让他们非常的满足。

小敏和小刚以前以要饭为生,后来跟着一个乞丐学会了唱戏,于是两个人以卖唱为主,勉强也能填饱肚子。每天小刚抱着一把二胡,后面跟着小敏,两个人到各个餐馆去,给人家卖唱。赚的钱还要分一部分给餐馆的老板,有些餐馆老板,看这两兄妹非常的可怜,他们不会收两兄妹的钱,仍然让他们在自己的餐馆里面卖唱。两手妹感恩戴德,常记着他们的好,没人买唱的时候,他们就帮餐馆老板干些活。有时候餐馆老板会给他们一些吃的,两兄妹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。

一天他们在餐馆里面卖唱的时候,遇见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,老人称自己是做绸缎生意的,家里还有几个钱。老人称自己的老婆特别喜欢听戏,两兄妹的戏,唱得很好,想要邀请他们去自己的家里给自己的老婆唱戏。

这是第一次,有人主动邀请两兄妹去他的家里面唱戏。两兄妹有一些呆呆的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老人说:“只因为我的夫人特别喜欢听戏,所以才请你们到我的家里为她献唱,刚才听到你们唱戏,的确唱得非常的好,我想我的老婆一定也非常的喜欢。如果你们跟我一起去,我将会给你们一人一块大洋,我在这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,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。我是诚心邀请你们去我的家里为我的夫人唱戏,如果你们愿意就跟着我走吧。”

两兄妹不知如何是好,他们看见眼前这个老人慈眉善目,看上去像是一个大好人。而且一人一块大洋这个报酬太具有吸引力,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一顿像样的饭,要是有了这两块大洋,他们就能过着更好的生活,还能为未来进行一番打算。两兄妹看着餐馆的老板,老板的脸色不是太好看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但是两兄妹管不了那么多,他们想最坏的打算,大不了是唱完戏人家不给钱而已。两人答应了,跟着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一起走了。

他们不知道,自己正在向危险一步一步的靠近,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吃人不吐骨头的,他们完全被这个老人的长相所迷惑。餐馆老板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自己刚才已经给他们驶过了脸色,让他们不要跟着那个老板走,但是最终他们还是答应了那个老板,看来他们将会是凶多吉少,两个可怜的孩子,真是可惜了。餐馆老板摇头叹息着,心里一阵的惆怅。

走了很远的路,他们终于到达了老人的家。果然是大户人家,老人的家非常的气派,是一所大宅子,还没有进去,就已经感受到了它的威严。兄妹两人相互看了看,觉得有一些拘束起来,自己从来没有来过像这样豪华的地方,自己唱戏也是跟老乞丐学的,不知道,像是自己这样的水平,给大户的太太唱戏,会不会被人家嘲笑?

老人将兄妹两个人带进院子里,兄妹两个人惊呆了,这里简直就像是仙境一样,雕梁画栋,院子里面种满了奇珍异草,长长的走廊上雕着漂亮的东西。一座凉亭建在荷花池上面,像是仙境一样,下面各色的鱼,快活的游来游去。兄妹两个人都看呆了,要不是老人,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见这样的美景,住在这里面的太太,不知道有怎样的福气,她应该就是仙女吧。

老人家两个人带到一处平房,房子看上去虽然不是特别的新,但是里面的摆设非常的豪华,他们显得局促不安,老人笑道,“今天太晚了,明天你们一大早起来给太太唱戏,今天你们就先住在这里,一切等唱完戏以后再说。”

第二天兄妹两人起得非常早,他们在等待着给哪个仙女一样的太太读唱戏。有人将他们两个带到一个大房间里面,这里像是一个豪华的宫殿,里面摆放着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,两兄妹呆呆的站在房间里面,不敢随意的乱动,生怕自己破坏了里面的东西。

老人出现了,他一改慈眉善目的样子,猥琐的眼光紧紧的盯着小敏,老人嘿嘿的笑着,“实话告诉你们,我请你们回来并不是真的要让你为我的太太唱戏。我看这个小姑娘长的非常的漂亮,让你们回来是让这个小姑娘给我做小妾。”小敏一听,说什么也不愿意,自己还只是十几岁的小姑娘,这么老的老头做小妾呢!而且自己不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,不会为了眼前这一点点的利益而断送自己一辈子的幸福。小刚自然更加不同意,虽然自己和妹妹过得非常的清苦,但是他也绝对不会叫妹妹往火坑里面推。

两人都坚决的反对了老人的意思,说什么也不愿意让小敏成为老人的小妾。老人狰狞的笑着,“既然你们进了我的家,别想着还能出去。”说着就要上前来拉小敏的手,小刚上前制止着,被老人叫来的人打成重伤,最后可怜的小敏也没能逃脱老人的魔掌。奄奄一息的小刚,被丢在了街上,小刚这痛苦绝望当中,慢慢的停止了呼吸。而失去了清白的小敏,也悬梁自尽了。

7天过后是两个人的头七,老人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情,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外出应酬花天酒地,仗着自己有几个钱,到处为非作歹,干尽了坏事。老人喝的醉醺醺的回到了家里,他发现家里的人都坐在院子里,院子上面有一个小舞台,是供家里人看戏的地方。家里的人都呆呆的坐在那里望着台子上,似乎台子上,正在演着一出好戏。

下面的人都痴痴的望着台上,他们没有发出任何一点声音,院子里安静的可怕。老人大吼一声,“你们这群混蛋,这么晚了不睡觉在院子里做什么?你们盯着台子上做什么?难道上面有鬼演戏给你们看!”老人说到这里,连忙住了嘴,他被自己刚才说的话吓了一跳。是啊,上面一个人都没有,下面的人却好像看得津津有味,难道上面真的有鬼在演戏给他们看。这怎么可能!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鬼。

正当老人要离开的时候,一条长长的红色绸带飞了过来,绕在了老人的腰上。老人感觉自己身体一空,被这条头绸带拉上了舞台。

他看见了两个脸色苍白的人,这两个人正是自己前段时间害死的两兄妹。他惊恐的大叫一声,“怎么回事你们两个,你们不是已经死掉了吗?”兄妹两人,嘿嘿的笑着,黑色的血液从他们的嘴里面流了出来。他们的脸上像是画上了厚厚的浓妆,白的吓人。两人开始唱着戏,小敏都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拿着一把大砍刀,她扮演的好像是行刑的刽子手角色。小刚捉住老人,将他压在台上,小敏手起刀落,老人的头就掉在了地上。

第二天人们在舞台上发现了老人的尸体,他的尸体已经僵硬了,头滚落在一边,老人是跪着的,就像是戏里面,被砍头的人。


唱戏的小故事:(2):

傻女婿学唱戏


中国民间经常说吃亏是福、傻人傻福,这些话蕴含了老百姓朴素的哲学观,从而产生了傻女婿与聪明媳妇相反的两类不同的艺术形象。
傻女婿这个艺术形象,是社会、家庭的一面镜子,它宣泄、释放了民间大众要求社会与家庭公正、平衡的心理欲望。从艺术上看,尽管傻女婿洋相百出,闹出不少笑话,但他们的行为实际上蕴含着人类最可爱的因子:真诚、天真、善良。因此,具有强烈而深刻的社会意义。

傻女婿学唱戏
过年了,有个老丈人想热闹一番,不但要请戏班子唱戏,还要让他的女婿们也来一段。这一来,把个傻女婿的老婆急得心头像猫抓一样,怕到时候丢脸啊!想了半天,决定教他一段戏。
天黑了,两口子睡在床上,老婆对傻女婿说:过年时候,爸爸要女婿们每人唱一段戏,我先教你一段念白,别到时抓瞎。来,我念一句,你学一句。说完,老婆开始念了,今日见娇娘
傻女婿大声跟着念:今日见娇娘
老婆听他三更半夜那么大声,被人家听到多难为情,连忙招呼道:你小声点儿!
傻女婿以为老婆在教他唱戏,也跟着大声说:你小声点儿!
老婆气死了,蹬了他一脚,说:滚你妈的蛋!
傻女婿依葫芦画瓢:滚你妈的蛋!
老婆气得坐不住了,起身说:老子不跟你睡了!傻女婿在她身后跟着说:老子不跟你睡了!
很快过年了。傻女婿的老丈人请了不少的客人,傻女婿自然也去了。轮到他唱戏,他放开喉咙念:今日见娇娘这句还真有点味道,引得在场的客人拍手叫好。只听傻女婿接着说:你小声点儿!
老丈人怕他把来客得罪了,就过去小声对他说:这话可不能说啊!傻女婿马上说:滚你妈的蛋!这一来,把老丈人气得话也说不出来,小姨子见状,忙过去劝:姐夫,那是你爹,你怎么乱说话哟?只听傻女婿吼道:老子不跟你睡了!


唱戏的小故事:(3):

假包拯唱戏惩凶


清朝咸丰年间,海曲县城关镇有一个名叫民乐的京剧团,经常到各个村为老百姓演出。老百姓白天都忙着干活,所以他们就把演出时间定在晚上。每到夜色四合之际,戏班里打杂的就会带上一面铜锣,在村里四处走动,一边敲锣一边喊道:老少爷们儿,民乐剧团在村前打麦场演出,还请大家前去捧场!老百姓吃罢晚饭,夹着个小马扎从四面八方赶到村前打麦场,那架势只有重大节日盛典才会有。

这年元宵之夜,民乐剧团到了海曲镇的刘官庄,在村前打麦场扎下剧台,安好十几只风灯,将整个打麦场照得亮如白昼,一番锣鼓宣传,百姓纷纷聚来之后,大戏就开始了。

这天上演的正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京剧《铡美案》。台上那包拯身着官服,头戴官帽,眉宇间的月牙宛若一弯新月,黑黢黢的脸色透着无限威严。大戏正在上演,喊冤叫屈的秦香莲在后台换好戏服正准备上场,突然从台下匍匐着走上一人,披散着头发,衣衫不整,她来到台上,扑通一下跪在包拯面前:青天大老爷,冤枉啊,请为民女做主!

戏台上饰演包拯的相五爷见前来的不是演员秦香莲,一时有些乱了阵脚,不知如何应对。还未待他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,真的秦香莲的扮演者也上了台。

相五爷见半路杀出个假李逵,本想把她轰下台去,可又苦于没有合适的台词和办法,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,硬着头皮把这场戏应付下去。他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,把头上的官帽一扶,长袖一抻一甩,缓缓地对演员秦香莲道:民女秦香莲,今天还有一民女喊冤,要有个先来后到,请你暂先退一旁等候,待此案审完再传于你。

演员秦香莲也没有见过这种局面,心里纳闷:今晚这又是唱的哪一出?只好听命于包大人,规规矩矩立于一旁静候。

包大人端坐于公堂之上,问道:堂下之人姓甚名谁?有何冤屈?从实招来。

那女人便断断续续地痛诉了她的冤情原来,她是村上的刘王氏,男人常年生病,家里日子全靠她支撑。她有一女15岁,在田间劳作时被村里的无赖邝秃子糟蹋了,又羞又恨,跳井自尽。刘王氏咽不下这口气,讨着饭前去县衙喊冤叫屈,可因邝秃子的舅舅在县衙里当师爷,与县官关系甚好,花了些银子,反倒以证据不足、栽赃诬陷为由把她轰出了县衙。这件事村里人尽皆知,对无恶不作的邝秃子早就恨之入骨,只是害怕他在县衙当师爷的舅舅施展权术,都敢怒而不敢言。

相五爷听罢也搞明白了原委,渐渐融入剧情,找到了把这场戏演下去的感觉和信心,便借题发挥,唤出衙役,抛出签子,命速速前去捉拿案犯。此时,邝秃子正坐在台下看戏,嘴中还哼着小调,根本就没把这几个穷演戏的看在眼里,没想到衙役真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,二话不说就逮住他往台上扯。邝秃子这才把脸撸下来,喝问道:你们是活够了,胆敢无理取闹!你们不知道我的舅舅在县衙里吗?

我们只是当差的,是奉了包大人的命,有事你跟包大人说去。

说什么说?滚开!邝秃子盛气凌人。

见他耍横,有衙役便讲软话:这不是在演戏吗?配合一下呗!

邝秃子一听这话,反倒乐呵呵地笑了:哼,想你们也不敢把老子咋样,我也正想过一回戏瘾呢!于是,他昂首挺胸地立于台上,正欲痛骂一通那包拯,却见大堂上的包拯极为威严,目光咄咄逼人,像两把利剑一样闪着寒光。加上衙役又手执刑杖立于两侧,台下也同样是齐刷刷愤恨的目光,他不由得怯从心生,以为真的入了县衙的大堂,双手作揖,双膝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在包拯面前。

邝秃子,你可知罪?包拯厉声喝道。

我何罪之有?他心虚嘴硬。

你犯下了罪孽还敢狡辩?还不快快从实招来!

恰此时,衙役那威武之声也响彻台前幕后。刘王氏见邝秃子受审于包大人面前,踉跄上前撕打邝秃子:你这个无恶不作的秃子,糟蹋俺闺女,仗着你舅舅的荫护一句话未说完,气昏过去了。

台下观众见此情景更加气愤,呼声一浪高过一浪。邝秃子周身打战,额上沁出了汗水,话也说不成串:包大人饶命,小人知罪。

知罪就好,说着,把早已写好的一纸文书往他面前一扔,签字画押!

衙役硬拽着他的手让他画了押。须臾,包大人又发话道:当差的,你们可听好了,给我重打40大板。要是打出乱子来,有我包青天一人顶着。

话音刚落,手头早已痒痒的衙役们,手起杖落,真的朝邝秃子腚上打去

邝秃子被打得喊爹叫娘,屁股上皮开肉绽。他的舅舅知道此事后,气得发疯:这帮戏子好大胆,敢打我的外甥,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?他罗列了许多罪状,把相五爷打入了大牢,准备将其折磨致死。可没过几天,府衙就来了人,调查邝秃子强奸民女一案。原来相五爷手下的那些戏子见县里申冤无望,就去府衙将邝秃子还有他的舅舅告了。因为有邝秃子画押的文书,又有众多乡亲们的证言,证据确凿,事实清楚,府衙的人很快就将邝秃子和他的舅舅收押,判了重刑,并将相五爷放了出来。

老百姓听说后无不拍手称快,都说假包拯替民申了真冤情。


唱戏的小故事:(4):

亡魂唱戏打亲夫


解放前,我们村子里时常会有草台班子来唱戏。世道乱,人都过不下去,很多有点能耐的人就组建一个草台班子,走街串巷挣点糊口钱。

其实村子里的人也都不富裕,虽说赶走了小日本子, 但是内战还没停,百姓的日子还是不好过。不过好在村里人都心眼好,朴实。只要是有草台班子过来,大家伙儿都会凑点钱,弄点吃的给班主。

班主则会安排班子演几天大戏,感激村民的恩情。这种大戏一般都要到晚上才唱。一是白天演员们需要练活儿,搭台子。二是村民们白天则要去地里干农活。

晚饭后,村民陆陆续续的来到戏台前,老人们都拿个小板凳。一群年轻的小媳妇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。老爷们则是光着膀子大声的说着什么。

过了一会,班主上台,先是在台上说了几句感谢村民的场面话,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班子的成员。最终在给村民们作了三个揖后,大戏正式开始了。

首先上台的是一对七八岁的小娃娃,借着煤油灯的亮光,大致能看出来是一对双棒儿。几个跟头翻身上台,已是赢得了台子下村民的一片叫好儿。

这两小孩表演的大多数是一些武术套路,以及一些杂耍。看得出来,两个娃娃年纪不大,但是功夫确实扎实。表演上自然是滴水不漏。

两个娃娃下去后,上来一对男女配,是唱蹦蹦的。蹦蹦是一种近于二人转的表演,但不是二人转。一顿插科打诨之后,又说了几个荤段子。台下的小媳妇都臊红了脸,再看那帮老爷们都嗷嗷的直叫再来一个。

可是那两个演员没有再理会台下那帮汉子,径直的朝后台走去。片刻功夫,上来一个妙龄女子,朝着台下微微施礼,就开嗓唱了起来。

一轮明月照西厢,二八佳人莺莺红娘,三请张生来赴会,四顾无人跳花墙,五鼓夫人知道信,六花板拷打莺莺审问小红娘,七夕胆大佳节会,八宝亭前降夜香。九有恩爱实难割舍吧您那,十里亭哭坏了莺莺就叹坏了小红娘啊

一段大西厢唱完,台下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。完全沉浸在刚才的戏文里,这女子唱的太好了,这要是有个好班主扶持,将来绝对是个角儿。村里没结婚的小伙子看向姑娘的眼神都变了,眼睛里似乎都透着光。

就在大家都叫嚷着,让这姑娘再唱一个的时候。一阵阴风袭来。所有的火把,煤油灯全都灭了。顿时整个台上台下都是黑压压的一片。

好在片刻后,班主组织人又把火把煤油灯点亮了。只见那个姑娘还站在台上,但是和刚才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了。

刚才那姑娘给人的感觉是温柔的像水一样,看一眼就有去保护她的欲望。现在的姑娘则是透露着一股怨气,看的人毛毛的。

那班主也发现了不对,低声的询问那姑娘。只见那姑娘没有理他,反而是一个翻身直接翻下了台子。朝着村里的二麻子就冲了过去,近身后一个大耳光就抽在了二麻子的脸上。这一下,二麻子蒙了,班主也蒙了,所有人都蒙了。

紧接着啪啪啪,大耳光跟不要钱的是的,直接朝着二麻子脸上招呼。班主赶忙让人把那姑娘拉回来,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
众人把二人分开后,只见二麻子的脸已经肿了起来,嘴角还留着鲜血。只见那个姑娘,杏目圆睁,指着二麻子骂道,好你个二麻子,我活着的时候,你就对我又打又骂,我都忍了。你跟邻村小寡妇那点破事,我也睁只眼闭只眼。到现在,你还想着调戏人家小姑娘,我今天非用这小姑娘的身体,好好揍你一顿。

这段话一说出,村里人顿时炸了,这小姑娘是被二麻子媳妇上身了。这二麻子的媳妇已经去世了,但是刚才那小姑娘说话的语气、声音,分明就和二麻子媳妇一模一样。

那小姑娘一个挣扎,就脱身了。走上台上,一板一眼的把那二麻子的缺德事全都唱了出来,唱到最后,还哭了起来。那哭声别提多难听了,真的可以说是鬼哭狼嚎。

谁也拦不住,最后还是班主想了一个办法。用后台祖师爷像前香炉里的香灰,朝着那小姑娘扔了一把。顿时那小姑娘就昏厥了过去。

经过这么一闹,大家也没有听戏的心情了。纷纷都赶回家,戏台班子也草草的收了台。

二麻子,这点破事都被大家知道了。据说第二天,有人看见他跑去邻村领着小寡妇去了省城,从此再也没回来。


唱戏的小故事:(5):

状元唱戏


  明朝时期,浙江一个戏班子里有一位小生,在一次演出时,表演真切动情,得到一位中年男子的赞赏。

  中年男子悄悄将那位小生请到自己家里,酒菜款待,并询问起表演的秘诀,那小生话未出口,就痛哭流泪,慢慢道出自己的悲惨遭遇

  小生说,自己原本是一位读书人,去年上省城参加乡试,落榜还乡,却遭到亲友离弃,无奈之下,以唱戏求生。听了小生的诉说,中年男子像记起了什么,忙问他姓甚名谁,家住哪里。

  小生答道:我姓钱名绍基,是浙江绍兴人氏。没等他说完,中年男子的脸色就变了,惊问:什么?你就是浙江绍兴的钱绍基?

  小生点了点头,然后反问中年男子:莫非先生听说过我的名字?

  中年男子身子一颤,慌忙答道:啊,不,不,我没听说过,只是随便问问而已。

  随后,中年男子又问小生今后有何打算,还想不想参加下次的乡试,小生说:我还没到黄河啊,心怎么死得了?我做梦都想参加乡试,可我现在连生存都成了问题,哪有钱去准备乡试的事?

  中年男子说:只要你有信心,我可以给你资助,我相信凭你的才学,下次一定会高中的。说罢,他叫家人拿出五百两银子送给小生。

  小生坚辞不受:古人说,无功不受禄,我和先生素昧平生,怎能要先生的银子?听他这么说,中年男子心里暗自高兴,这才是读书人的禀性啊!

  中年男子沉思了一会儿,对小生说:既然这样,那就算我借给你的好了,等你发达了再还给我就是。见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小生也不好再推辞了,他拿起纸笔,要给中年男子写借据。

  中年男子忙笑着制止了:我相信你的学识,更相信你的人品,如果你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,不要借据一样会还我钱的,反过来,我就是拿着你的借据又有何用?

  小生想想觉得有理,就收了纸笔,双膝跪地,流着泪说:得遇恩人,是我之大幸,但不知何日才能再次和恩人相见?

  中年男子急忙上前扶起小生,安慰他说:这个你无须担心,有缘自会再相见。

  得了中年男子的资助,小生回家后闭门苦读,待到下一年秋试之时,一举夺得了浙江乡试第一名,接着,又在会试上得了第一名,在殿试时,皇帝见了他那石破天惊、文采飞扬的试卷,赞不绝口,又钦点为状元,还招为东床驸马。

  就在钱绍基春风得意之时,有一个人却倒了大霉,连性命都丢了,这个人就是翰林学士、浙江乡试主考官周斗垣。

  这次乡试,周斗垣本来是被派往四川担任主考官的,可他私自与人调换,继续到浙江担任主考宫,这可是违抗圣命的事,果然事后有人告他欺君之罪,皇上听后,龙颜大怒,当即下令,将周斗垣推出午门斩首。

  钱绍基听到这个噩耗,有如五雷轰顶,他知道,他这次能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,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,全得益于周斗垣的慧眼识珠,因此,他将周斗垣视作自己的恩师,如今恩师人头落地,他哪有心思去享受荣华富贵?不过细细想来,钱绍基又觉得很奇怪:周斗垣应该是个公道正派之人,在这次乡试中,自己连周斗垣的面都没见过,却能得中第一名,这足以说明他的为人,可他为什么要冒着杀头的危险,和别人调换主考之地呢?

 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,钱绍基暗暗展开了调查,他是新科状元,又是驸马,调查起来并非是什么难事,他很快查清了周斗垣调换主考之地的原因:周斗垣这次冒着杀头之罪和人调换主考之地,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,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,而这栋梁之材不是别人,就是他钱绍基!

  事情是这样的;上次秋试,周斗垣被派往浙江担任主考官,在审阅试卷时,他发现一名考生文墨超群,才华出众,有意录为第一名,可再_想,卷子还未阅完,再说浙江自古就是出人才的地方,如果后面还有才华更出众者,岂不是屈了人才?于是,他就将那份试卷放在一边,另外保存,可等他阅完全部试卷后,竟将最先看的那份试卷给忘了,就这样,那位才华出众者便成了落榜者,直到第二年回乡省亲时,他和那位落榜者不期而遇,这才记起了这件事,可为时已晚,那位落榜者已成了一个戏班里的小生!

 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,周斗垣拿出五百两银子,资助那小生,鼓励他准备参加下一年的乡试。到了下一年秋试之时,周斗垣又力争到浙江担任主考官,没想到圣旨下来后,他被派往了四川,他一时没了主意,幸好派往浙江的主考官是周斗垣的好友,他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好友,并要求和他调换主考之地。好友也很爱惜人才,同意和他调换,但担心这样做,会招来杀身之祸,劝他谨慎从事。周斗垣说,他已向上面作了请示,一切后果由他承担,只要能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,就是杀了头他也不后悔。

  弄清事情的真相后,钱绍基恍然大悟,周斗垣原来就是给他资助的那位中年男子!想起周斗垣的大义之举,钱绍基再也坐不住了,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无论如何要帮恩人洗脱罪名,还他以清白。

  钱绍基将周斗垣私自调换主考之地的原因写成了奏章,他要当面呈给皇上,就在这时,公主知道了这事,说:父皇眼下正恼着这事,这次要不是母后出面,你这个新科状元也会被废掉,还是等待时机,另想办法为妙。

  钱绍基觉得公主的话有道理,但他一刻也不愿等下去,公主见他整天坐卧不安、痛苦不堪,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
  一天,公主将钱绍基带到后花园看戏,看完戏后,见他仍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,公主就逗他说:亏你还是一个状元郎呢,怎么这点事儿就难住了你?

  听公主这么说,钱绍基就缠着公主讨招儿,公主说:下月十五是父皇的寿辰,我正不知拿什么孝敬父皇呢,刚才看戏时我想到,父皇不是爱看戏吗?要是驸马能亲自上台,为父皇唱一出戏,父皇不知会怎样高兴呢!

  钱绍基摇着头说:这个不成,恩公含冤受屈,冤魂未散,我哪有心思上台演戏啊?

  公主说:你怎么就不开窍呢?你要是把你和周斗垣的事儿写成一出戏,然后上台演给父皇和母后看,只要你演得好,父皇看得高兴了,这事不就成了?

  一语点醒梦中人,钱绍基好不高兴,他真的坐下来开始写戏了。没几天的工夫,他就将自己和周斗垣的故事精心写成了一出《周公选才》的戏,戏写出来后,他就抓紧排练,等到皇上过生日那天,他又请公主出面,请来了皇上和皇后。

  御花园里,好戏正式开锣了,台下的观众只有皇上、皇后和公主三个人。钱绍基本来就有演戏的天赋,加上这次演得特别授入,皇上和皇后很快就被他的戏给迷住了,跟着他一起喜怒哀乐。待到戏演完了,皇上和皇后还沉浸在戏中,他们对周公不顾自己的生死、为国选才的大义之举赞不绝口,皇上问公主:不知这个周公出自哪朝。

  公主调皮地问:若是出在我朝呢?

  皇上说:若是出在我朝嘛,朕先恕他欺君之罪,再奖赏他。

  皇上话音一落,一身戏装的驸马就跪在了他的面前,说了声谢主龙恩,皇上不明白驸马为何跪拜,公主忙告诉皇上,刚才驸马戏里的周公,就是他的恩师周斗垣。

  皇上何等聪明,他马上明白了驸马唱戏的用心,也知道自己错杀了忠良,顿时追悔莫及,只好按照自己刚才所说,下旨为周斗垣平了反,追封他为文曲公,还赐给他一颗金头,并让钱绍基将周斗垣的棺木护送到家乡安葬。

  钱绍基将周斗垣的遗骨送到家乡张园后,再次登台,演了这出他自己写的《周公选才》,他要让恩师的家乡人民,永远记住这位忠义之士。

  这出戏很让当地人感动,因为这出戏,当地人记住了周斗垣,每年清明时节,人们都会上山给他祭坟。尽管人们知道他的坟里有一颗金头,但从没有人打过主意坟墓至今保存完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故事精选:唱戏的小故事,儿童睡前故事5则的小故事,您还可以浏览 小故事 / 睡前小故事 / 寓言故事 / 民间故事 / 儿童睡前故事 / 哲理故事 / 儿童故事 / 故事大全 / 幽默故事 / 成语故事 / 历史故事 / 益智故事 /
小故事网     蜀ICP备2023002510号-5    www.nxqinzi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