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9-12 01:40:00 儿童故事
一个人来到森林里,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。树答应了他的请求,给他一根小树枝。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,完好的装在斧子上,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。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。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,无能为力,他对身旁的柏树说:我们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。如果我们不给他那根小树枝,他就无法砍伐我们,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。
这是说不能帮助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对象,那怕是一个小小的帮助。
一个人来到森林里,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。
树答应了他的请求,给他一根小树枝。
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,完好的装在斧子上,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。
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。
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,无能为力,他对身旁的柏树说:我们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。如果我们不给他那根小树枝,他就无法砍伐我们,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。
【树和斧子的寓意】
这是说不能帮助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对象,那怕是一个小小的帮助。
一个樵夫坐在河边哭,路过的神仙看见了,问他:你为什么哭?樵夫说:我的斧头掉进河里,我没法砍柴了。神仙说:我可以帮你把斧头找回来。说完,神仙就跳入河里不见了。
一会儿,神仙从河水里探出头来,手里拿着一把金光闪闪的斧头,问樵夫:你掉的是这把斧头吗?樵夫一看,那是一把金子做的斧头,他马上说:不是,这不是我的,我的斧头是铁做的。
又过了一会儿,神仙又从河水里冒出来,拿着一把银光闪闪的斧头问他:你掉的是这把斧头吗?,樵夫摇头说:不是,我的斧头是铁做的,不是银做的。
最后,神仙拿着一把又旧又老的斧头跳出水面,问樵夫:这是你掉的斧头吗?樵夫很高兴地说:是的!是的!谢谢你!
神仙说:你很诚实,这另外两把斧头也送给你吧!说完就不见了。于是,樵夫拿着三把斧头回家去。
樵夫的邻居听到这件事,以为只要丢一把斧头到河里去,就可以带回三把斧头,于是也把斧头丢进河去,然后坐在河边大哭。
神仙又出现了,邻居告诉神仙自己掉了三把斧头在河里。
这是你的吗?神仙拿出一把金斧头。
是!是!邻居高兴地说。
这也是你的吗?神仙再拿出一把银斧头。
对!对!邻居又连忙答应。
这个呢?神仙拿着一把旧斧头。
这个也是我的。邻居说。
神仙说:你真的掉了三把斧头在河里吗?你太贪心了吧!然后,咻地一声,神仙和那三把斧头都不见了。
这故事说明,诚实人会得到人们帮助,狡诈的人必遭到人们唾弃。
两个男人在劈柴。
一个男人整天都很卖力地劈,很少休息,午饭只用20分钟吃完。
另外一个男人一天休息好几次,午饭花了45分钟,还打了15分钟的盹儿,然后才回来干活。
第一个男人变得越来越沮丧,因为无论他干得多么卖力,一天下来,第二个男人劈的柴堆总是比他的柴堆大。
有一天,第一个男人说:我不明白你是怎么做到的。我看你总是坐在那里,但你劈的柴比我劈的多。为什么会是这样呢?
第二个男人笑着回答:我坐着的同时,也在磨我的斧头,这你也看到了吗?
采石江边一堆土,李白之名高千古;
来来往往一首诗,鲁班门前弄大斧。
这是明朝一个诗人《题李白墓》。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,死后名传千古。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,都想停留片刻,吟诗抒发内心感受。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,鲁班门前班门弄斧,太不自量力了。
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。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,人们叫他巧人,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。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,也就是说,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,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,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,简称班门弄斧。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。
其实,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。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:操斧于班郢之门,斯颜耳!意思是说,在鲁班和郢人(也是一个操斧能手)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,脸皮也太厚了。
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,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。
一个穷汉子在河岸上砍柴,忽然当啷一声,斧头从柄上脱落,掉进了水里。
当然,斧头沉到水底下去了。
穷汉子懊恼得哭了起来。
哎呀,我这不走运的人可倒了霉啦!哎呀,越不走运就越倒霉! 穷汉子一边哭一边诉苦,没有斧头我怎么砍柴呀?砍不到柴我可怎么养家呀?
这个时候树丛里有了动静,发出了沙沙的响声。啪嗒,啪嗒!从树林子里走出来了一个瘸脚老人,下巴上没有大胡子,却长着灰白色的苔藓;嘴唇上没有小胡子,却生长着一些松树枝儿;没有鼻子,却长着一个云杉球果。
善良的人哪,你哭什么呀?你诉什么苦哇? 老人问。
我怎么能不哭呢?! 穷汉子回答说,我的斧子掉到水里去啦。现在我用什么砍柴呢?我拿什么养活我的孩子们呢?
噢,这点倒霉的事儿是容易帮你解决的。 老人说。他脱掉了自己的皮袄,甩掉了草鞋,噗通一声跳到河里去了。
穷汉子还没来得及眨一眨眼睛,那老人已经从水里钻了出来。他手中拿着一把金斧头。
给你, 老人说,拿去吧。是你的斧头吧?
不,不是我的。 穷汉子回答说。
老人又跳入水中,然后又钻了出来。他把一个银斧头递给穷汉子。
是你的吧? 老人问。
不,不是我的。 穷汉子回答。
老人第三次跳进水里,取出来一个铁斧头。
这个是你的吧? 老人问。
是我的,是我的! 穷汉子叫着回答。
他拿起斧子就要往家里跑。可是老人没让他走。
站住! 老人说,你把这两个斧头也一道拿去吧。你不是一个贪心的人,那么我也不吝啬。
要是这样的话, 穷汉子说,我就谢谢你啦。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。
说完了他就走回家去,肩上扛着三把斧头:金的、银的和铁的。
隔壁的财主听到了穷汉子走运的事,妒嫉得要死,觉也睡不着,饭也吃不下。
他心里想:我也到河边试试看,说不定我也会碰上好运气的。
于是财主拿了一把旧斧头,到树林子里去了。
他来到同一个地方,把斧头一甩,噗通一声就甩到河里去了。
哎呀,我这个不走运的人哪! 财主叫了起来,哎呀,我真倒霉呀!
这时候树丛里又响起了沙沙的声音。
啪嗒,啪嗒,跛足老人又从树林子里走了出来。下巴上没有大胡子,却长着灰白色的苔藓;嘴唇上没有小胡子,却生长着一些松树枝儿;没有鼻子,却长着一个云杉球果。
谁在这儿喊叫哇? 老人问,在我的树林子里什么人遇到了倒霉的事儿啦?
是我喊叫, 财主回答说,是我遇到了倒霉的事儿。我砍柴来着,忽然间当啷一声,斧头从斧柄上飞了出去,一下子就掉在河里啦。现在谁能给我取出来呀?
说不定我可以。 老人说。
他脱掉了皮袄,甩掉了草鞋,噗通一声就跳到河里去了。
水上一圈一圈的波纹还没完全散开,老人已经爬了上来。他两手捧着一把铁斧头。
是你的吧? 他问财主。
不,不是我的, 财主回答说,我的比这个好。
老人又进入水中,然后钻出水面把一把银斧头递给财主。
这个是你的吧? 他又问。
这个也不是我的, 财主回答说,我的比这个还要好。
老人第三次潜入水底,取出一把金斧头。
这是你的? 他问财主。
是我的,是我的! 财主叫着说,我从远处就认出来啦。你快点拿过来吧。
老人并不把斧头交给他。
你没有看错吗? 他问道,河底那儿还有一把金刚石的斧头哪。也许那才是你的吧?
哎呀, 财主说,我真的看错啦。那把斧头在阳光下简直是光芒四射呀,我就想到了那是金刚石的。
老人摇了摇白藓的胡须,就又钻进水里,金斧头也带走了。
他钻入水中,再也没有出来。
那个财主直到今天还坐在岸边。他一直在等待那老人把金刚石斧头给他送来。
根据记载,开宝九年(976年)十月十九日夜,赵匡胤病重,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,以便安排后事.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,收买王继恩为心腹,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,既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.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,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.光义立即进宫,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.王继恩回宫,宋皇后既问:德芳来耶?王继恩却说:晋王至矣.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,大吃一惊!知道事有变故,而且已经无法挽回,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,乞求道:吾母子之命,皆托于官家.赵光义答以:共保富贵,勿忧也!史载,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,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,以及柱斧戳地之声,赵匡胤随后去世。二十一日晨,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,改元太平兴国。
赵匡胤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,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,但是无法证实,成了千古疑案。《宋史太祖本纪》上只简略的记载:癸丑夕,帝崩于万岁殿,年五十,殡于殿西阶。文莹《续湘山野录》记载,上御太清阁四望气。俄而阴霾四起,天气陡变,雪雹骤降,移仗下阁。急传宫钥开端门,召开封王,即太宗也。延人大寝,酌酒对饮。宦官、宫妾悉屏之,但遥见烛影下,太宗时或避席,有不可胜之状。饮讫,禁漏三鼓,殿雪已数寸,帝引柱斧戳雪,顾太宗曰:好做,好做!遂解带就寝,鼻息如雷霆。是夕,太宗留宿禁内,将五鼓,伺庐者寂无所闻,帝已崩矣。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。
司马光《涑水纪闻》的记载则极力为宋太宗辩解。据《涑水纪闻》记载,宋太祖驾崩,已是四鼓时分,宋皇后派内侍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,但王继恩却往开封府召赵光义,晋王的亲信左压衙程德玄己在门口等候。赵光义闻后大惊,说吾当与家人议之。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,以防他人捷足先登,赵光义便与王继恩、程德玄三人于雪地步行进宫。据此,宋太祖死时,太宗当时不在寝殿,不可能弑兄。
北宋著名良吏范仲淹曾被王安石评为一世之师。然观其一生,亦无非寻常的三板斧而已,招数并不复杂,目下人人皆会,人人可会,不同之处唯在于,范仲淹不屈不挠地使了,且斧斧生猛,力道惊人。
第一斧:划粥断齑,立志励志。
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,出身贫苦。由于母亲改嫁到富裕的朱家,范仲淹也改从其姓,取名朱说,在朱家长大成人。但他少有志向,存天下之忧,所以读书非常刻苦。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,他常常有意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,寄宿寺庙,每天只煮一碗稠粥,凉了以后划成四块,早晚各取两块,拌几根腌菜,吃完继续读书,赢得了划粥断齑的美誉。
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,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。下真功夫营养灵魂,下硬功夫陶冶精神,心地纯洁澄明,高尚品德随身附体,就站得稳,走得正,干得好。范仲淹入仕之后的所作所为,莫不与他注重磨炼身心有关。比如:他入仕以后,平日没有宾客登门,是不准上两样荤菜的。到了晚年,儿子准备为他修建大宅院,被他断然拒绝。有人要替他在洛阳买一座叫作绿野堂的园林,他照样不肯,并说:一旦取其物而有之,如何得安?晚年,他还谆谆教诫子弟要节俭,家书中这样提醒:老夫平生屡经风波,唯能忍穷,故得免祸。
秉真持正,不以妄心害真心,不当贪官、庸官、懒官、昏官,坚守廉洁从政、为国为民的精神家园,才干必会大放异彩。
第二斧:死磕权贵,遏制歪风。
范仲淹为官30多年,四次被贬,前三次都是因为敢于直谏说真话引起的。
宋仁宗年幼时,刘太后垂帘听政。后来仁宗满了20岁,刘太后仍然不放权。对此,朝内大小官员都不敢吭声,唯独范仲淹站了出来,上奏折要求刘太后按祖制让位给仁宗。迷恋权力的刘太后看了折子大怒,立即下旨,把范仲淹贬到一个边远小县做通判。
刘太后去世后,范仲淹被召回京城重新起用。此时,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,结党营私,贪赃枉法,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。范仲淹又开始跟吕夷简死磕,他经过深入调查,绘制了一幅《百官图》送给皇上,具体揭露了吕夷简安插亲信的种种罪行。不料吕夷简倚仗权势,恶毒反诬。最终,范仲淹未能把作恶多端的吕夷简扳倒,自己反而再次被贬,到睦州做了知州。
他在京城做右司谏时,有一年江淮灾情严重,数路饥馑,朝廷派他视察灾情,安抚江淮,他马不停蹄,日夜兼程,令江淮数郡开仓廪,赈乏绝,并且把饥民吃的乌昧草带回京师,让仁宗皇帝及大臣看,恳请皇帝和朝中大臣减盛宴、去奢华,节衣缩食,体恤灾民。
范仲淹一生始终坚持正义立场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他在一首题为《灵鸟赋》的词中,抒发自己绝不退却的激愤心情,有一句话掷地有声: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。意思是说,他宁愿为正义呼声而死,绝不默默地苟且偷生。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!
第三斧: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
范仲淹最大的亮点,就在于不管自己升官降官,每到一地,总要千方百计兴利除弊,做出几桩惠及地方的事情来。
早年在泰州做盐仓监官,无聊到极点,他曾写诗自嘲:卑牺曾未托椅梧,敢议雄心万里途!蒙叟自当齐黑白,子牟何必怨江湖。一醉一吟疏懒甚,溪人能信解嘲无。然而,他很快发现,这样下去不行,既然做官,就要给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儿。于是,那几年,他为苏北人民留下了范公堤。
他谪贬睦州,不到半年,就倡导修建严子陵钓台,向世人高扬使贪夫廉,懦夫立的钓台之风;做苏州太守时,他买下南园,创办学府,为国育才。对那些不称职的下属官吏,一旦查清,他便毫不留情地将其姓名从官吏名册上画掉。即使达官显宦,亲朋好友从中劝说,他也坚持到底,不为所动。一笔勾销的佳话,至今流传。他发动的庆历新政,几乎触及当时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各个方面,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而最终失败,但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敢于议政的风气,传播了改革思想,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之前奏。
大道若简,至理也,放诸四海皆准。
范仲淹的三板斧,其史鉴价值在于:修剪冗枝,去残枝败叶,除疯枝病桠,大树才能茁壮生长,成参天之材;不攀比、不折腾、不摆阔、不奢靡,走正道,官员才会有底蕴和政声。
两个人一起赶路。一个人拾到一把斧头,另一个人对他说:“我们拾到了一把斧子。”
那人说:“不能说‘我们拾到了’,而是‘我拾到了’。”
过了一会儿,那丢斧头的人追上 了他们,斧子被要了回去。拾到斧子的人对同伴说:“我们完了。”
另一个说:“你不要说 ‘我们完了’,而要说‘我完了’,因为在拾到那斧子时,并没有将它作为我们共有的东西 呀。”
这故事说明,那些有福不愿与人同享的人,有祸也没人与他同担。
他的父亲是方圆数十里最有名气的铁匠,他以此为荣,一有时间就来铁铺帮忙。
那年暑假,有位顾客走进店来,想要打一把斧头。父亲不假思索地推托道:你去找黑瞎子吧,他是专做斧头的。那人便诺诺地走了。
他不明白父亲为何把到手的生意推给别人,疑惑地问:黑瞎子是谁,难道他做的斧头比您更好吗?父亲点了点头:我们家的那把新斧头也是请他打造的。
他好奇地跑到门口,举起斧头看了看,忍不住笑出声来:斧口都是钝的,连我都能抡得比它锋利,这样的手艺怎么能和您比呢!
父亲没再说话,示意他跟着自己去个地方。来到街头,父亲指着一间棚屋说:黑瞎子就在里面,你也去找他做把斧头吧。
他犹豫着走进去,看见一位右臂残缺的老人坐在床头,正举着左手吃力地啃着一块面包,旁边火红的铁炉上,烧着一柄尚未成型的斧头。他刹那间明白了父亲把斧头生意让给黑瞎子做的缘由,也为自己嘲笑了那把钝斧而深感羞愧,于是,悄悄地掏出一把零钱离开了。
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他。后来,他获得了博士学位,当上了市长,又当选为国家总统虽然一路顺风顺水,但他却没有骄纵傲慢。在他看来,自己在有些方面的优秀,只是因为占据了更多的优势条件,而那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,在背后兴许还付出得更多。他告诫自己,不要过高地估量所得到的一切,也不要总以自己的标准和条件苛求别人。
他就是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,这位铁匠的儿子常说:不是利斧才有精彩故事,钝斧的背后,往往暗藏着更动人的传奇。
恶口如同口中锋利的斧头
一位城主弗加沙王在城门被新生幼牛以角抵杀身亡,牛主人害怕惹祸上身,赶紧将牛转卖给人。
买牛的人牵牛走在回家的路上,口渴了弯腰饮用河水,这头牛竟又从后方以角顶杀买主。这个买主的儿子悲愤之余把牛杀了,运到市场上卖,有一个人买取牛头,挂在扁担上走回家。正当他坐在树下休息时,挂在树枝上的牛头竟因绳子断了而掉落下来,被牛角刺中,于是这人也死了。
幼牛一日之中杀了三人,这件骇人听闻之事传到频婆娑罗王耳中,就带着臣子前来面见佛陀,向佛请问此事因果。
佛陀告诉大家,过去有三个商人到其他国家做生意,赁屋住在一个老奶奶家里,趁老奶奶不在家就卷包袱离开了,老奶奶回家发现三人打算白吃白住,气愤之余立刻追了出去,追得疲累不堪,总算找到这三人。岂料这三人赖定了已经付清房款,还不断地辱骂老奶奶,老奶奶人单力弱无可奈何,懊恼咒誓,此生穷厄却遭欺辱,愿后世所生之处,若遇到这三人一定要杀害报复,不报此仇终不休止。
佛陀告诉大家,尔时的老太太就是如今那一头杀人的牛,那三个商人就是被牛杀害的三个人。这三人恶言骂辱他人,以强凌弱,致生怨恨;恶口就好像口中含了一柄锋利的斧头,引起的怨愤恶念能杀人害人,其实只要「逊言顺辞,尊敬于人」,解除心结,忍辱弭恶,则疾怨自灭,也就不会有累生累世的相杀、报复,蔓生恶因恶缘而无休无止。
身、口、意十恶业中,口业就占了四项,开口动舌最易造业,一动瞋怒则口业成,仇怨咒诅恶业生报,人人应该要自我警惕。
金子与斧头的故事
有一对兄弟,他们靠砍柴为生。有一天他们在山上砍柴的时候,遇见了一位白胡子白面孔的老人,老人对他们说,他是神,能帮助他们完成一个愿望。
大哥听完抢先说:“我要大块大块的金子,最好拿都拿不动。”
弟弟想了想说:“我要一把锋利无比的斧子,因为我的斧子老是砍不下来树枝。”
神分别满足了他们的愿望,给了大哥一大块金子,给弟弟一把锋利的斧子。
弟弟得了斧子高高兴兴地去砍柴,大哥得了金子,却怎么也抱不动,拿不起。本来如果用弟弟那把锋利的斧子把金字砍成一块块,他就可以拿动了,可是他不想去求弟弟,怕弟弟会和他分金子,于是他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金子边上,最后活活饿死了。
而弟弟凭着那把锋利的斧子一直生活得衣食无忧。
金子与斧头的故事点评
大哥想要的是不劳而获,可是他实在是太贪心,才会有饿死的下场。而弟弟却愿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自己丰衣足食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自己想要的生活,是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的。只是一味地羡慕向往,没有行动,没有坚持,永远只能一遍遍幻想,羡慕他人精彩的生活。
不能见面的时候,我们互相思念。可是一旦能够见面,一旦再走到一起,我们又会互相折磨。
不能原谅人是爱不起来的。
猜疑是爱情之树上的一把斧头。
聪明的人爱得多,说得少。
当爱情来临,当然也是快乐的。但是,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,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、伤痛和离别。从此,人生便不再纯粹。
孤单不是与生俱来,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。
互相信赖是幸福的根源。
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;只是,万难之后,又有万难。这是我更相信的。
喜欢一个人,是不会有痛苦的。爱一个人,也许有绵长的痛苦,但她给我的快乐,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
相爱的人千万不要让她擦肩而过 否则爱情会因为距离而成为一种传说。
相爱却不能相恋,相恋却不相爱。既相爱又相恋的我们却不能相守一生。
相逢,不是恨晚,便是恨早。
一切真正的爱情的基础都是互敬。
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,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。
证明爱情要用事实,而不能用理智。
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憔悴;在我快乐时可以提醒我别得意忘形的港湾
爱情是风花雪月的事,失意的人是玩不起的。
爱情是可爱的虐政,情人们甘受它的折磨。
爱情是温柔的,却又像荆棘一样刺人。
爱情所需要的唯一礼物就是爱情。
爱情无需言作媒,全在心领神会。
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,到时候,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。可是句号的后面却常常是省略号,以及感叹号!
.yikexun
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击另一颗心,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。
爱情只能用爱情来偿还。
爱上一个人的时候,总会有点害怕,怕得到她;又怕失去她。
爱一个人很难,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。
“这有一本《斧谱》练了以后,会变得十分厉害。”龙之仙子交给威尔和豆豆一本书。
“孩子们,去拯救魔法星球吧!”
“我们一定会努力的!”大家齐声回答道。
豆豆等人沿着通道往回走,他们加快脚步,因为他们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了。
在时间将要结束的时候,贝克激动地喊了起来:“魔法学校,我看到魔法学校了,主人!”
豆豆一看,“哎呀,糟了!大家快看,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那个怪物是不是宇宙魔神哪?”福特问。
“难道他已经来了?”
“我们赶快下去教训一下这个狂妄的家伙!”华兹特和豆豆一起说。
“可是我们怎么攻击宇宙魔神啊?下去不是等于送死吗?”豆豆问。
“你真是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啊,你不是有金斧子吗?”华兹特说。
豆豆拍了一下脑门:“我怎么没有想到啊!”豆豆拿出金斧子,对它说:“这次就看你的了。”
说着便冲了下去。
“等一等,我也有金斧子!”威尔赶忙追了上去。
“哎,这个健忘的豆豆!”华兹特叹了一口气。
“是啊!”贝克附和着。
到了下面,豆豆和威尔拿出斧子,一齐说:“请赐予我们力量吧,打败宇宙魔神!”
只见两把斧子同时冒出金光,这光像刺一样,扎向宇宙魔神,他没有防备,被豆豆和威尔的斧子扎得到处乱窜,狼狈而逃。人们高兴的呐喊着:“豆豆万岁,威尔万岁!”